
2021. 春 大雪山健行
春天,旅遊的季節。一早從台北車站出發直趨石崗的花園餐廳午餐。飽食之後,先前往參觀260多年前乾隆時期建造的土牛碑,再轉赴農業種苗改良發展中心參觀。庭院中不少日據時代的古老建築,錯落在有些瀕臨絕種的台灣原生植物間,低矮的紅磚牆旁,盛開的小花,奮力地撥開野草,綻放春天的氣息,古意盎然中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
過午之後抵達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主力登場之前先上一碟小菜,登上海拔2600公尺的觀景台觀賞夕陽。一隻金翼白眉從遠處的枯藤老樹上飛到觀景台上和我們一起迎接一片金黃漸漸隱沒了藍天。落日餘暉在黑暗籠罩大地之前護送我們走出羊腸小徑,回到夜宿的山莊。
第二天主戲登場。首先漫步到天池,再走向千年雪山紅檜神木。古木參天,佇立一角,靜靜守候著高山湖泊和一片蓊鬱叢林。大雪山裡孕育了珍貴的森林、稀有的動物、珍貴的植物、及奇異的鳥禽。嚮導解説著日據時代在台灣三大林場的砍伐、到國民政府抵台後在大雪山的砍伐、台灣早年對稀有野生動物的殺戮;隨著歲月變遷、生活富足之後,不再殺雞取卵的發展經濟、從經濟價值轉為對自然的守護,也善盡世界公民保護稀有動物的責任,並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珍惜森林的自然保藏。
從神木走回住宿區七公里的步道中,慢慢欣賞高海拔的花花世界。沿途森氏杜鵑在枯木峭壁中探出一片紅顏、川上氏小蘗裡孕藏著動人的故事、金翼白眉、帝雉,毫無畏懼人群的在山林間展現它多彩繽紛的羽翼。層疊的遠山、枯藤老樹、在山嵐中若隱若現,漫步雲霧間,頗有騷人墨客的詩情。
第三天走森林浴步道。這一片森林當年因為先總統官邸的設置而悻免被砍伐的命運,我們如今才得以在這片原始森林的步道中享受芬多精。整片森林中多是百年以上的扁柏、紅檜、鐵杉;古木無人徑,抬頭不見藍天,偶爾傳來各式鳥鳴,舒爽的感覺,忘卻了上下攀爬的勞累。更幸運的是,途中巧遇一隻山羌,在眼前不遠處悄悄的飛耀而過。
三天的旅程,團員才十多位,卻有六位專業的服務人員,包括導覽解說、依體能設計不同行程的導遊、攝影、專人準備野外的午餐。我們從土牛碑中學習到漢人與原住民之間走向融合的過程、扁柏與紅檜的差別、鐵杉的特色、高海拔生長的森氏杜鵑、川上氏小蘗名稱的由來、認識瀕臨絕種的原生植物、為什麼不可餵養鳥禽、為什麼不可發出誘導的鳥叫聲、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以及如何從砍伐森林、掠殺稀有動物、走到如今的愛䕶自然、尊重生命、感恩一切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