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傳今年(2022)群山拍攝果果的地點是選擇玉山群峰附近,更有從玉山主峰夜間攀登到玉山東峰……。如果有一間山屋剛好座落在玉山東峰與玉山主峰兩座山峰間的坳口(隘口),看著日出,欣賞著玉山北峰、中央山脈群山、雲海、日出……!
Tegernseerhütte(或者 Tegernseer hütte ) 正是剛好在Buchstein (1701 m) 與 Rossstein (1698 m)山峰之間的坳口看著阿爾卑斯山脈全景。有趣的命名是Tegernseer hütte周圍的山域是一千公尺下Tegern湖的水源,但偏偏剛好看不到Tegern湖。


山屋最早建立於1903年,當初只有十二平方公尺(大約3.6坪。四張標準雙人床放不下。)1965年被雷擊摧毀之際,曾經考慮將山屋換到另外一個建造比較不用這麼土炮人力搬運的方式,不過首長 Benni Rummel 偏愛原本的位址,於是山屋就又只好繼續被用滿滿愛的土炮人力搬運加上微量的堪稱相當不便利的運輸方式先建立一條索道以建構便利的搬運方式,直到了今天,這條索道還繼續擔負當年的「便利搬運」的工作。早期曾經有年輕的工作夥伴徒步搬運重達115公斤的門從山谷上來;曾經以為科技可以免除這樣「淒風苦雨」的搬運,沒想到2014年纜車罷工!又適逢115公斤的門需要再次更新替換、、、。那年夏天除了搬門之外,還用了一星期將啤酒從山谷一箱一箱的搬上來,因此訪客就有了冰涼的飲料可以沈浸在山、雲、光、風之間。
2001年山屋建構了西側陽台,提供旅客欣賞繽紛的落日;2005~2006年間,山屋更新了廁所、乾燥室、供水系統。逐步建構出山屋完備設施又顧及生態環境的概念。2020年,又增添了防火系統:安裝防煙門、警報系統、甚至在岩壁上的山屋建構出第二條逃生系統,確保火災發生時,旅客可以即時逃到陽台。
山屋現況是:水完全由屋頂上收集的雨水供應。山屋的新水箱可以儲存15,000升。處理程序是透過四個不同的過濾器和一個紫外線消毒系統進行的。(儘管有大水箱,但仍必須節約用水,因為雨水並不是一個持續可靠的水源)。洗手間的洗臉盆都有自動關閉的水龍頭。小便池不需要水,由特殊的生態隔離液可以防止異味的形成。化糞池是乾式堆肥系統的一部分,大約三年內產生寶貴的腐殖質土壤。
當地森林的木材,用於供暖與廚房做飯(或混合大約一個月33公斤的瓦斯)。廚房的熱水是由一個有500升儲水箱的太陽能熱系統加熱的(取決於天氣)。
電力由太陽能系統產生並儲存在電池。(不過可以安裝有太陽能板的屋頂面積與電池的儲存已經幾乎完全被利用)。宿舍和洗手間的照明是通過運動感應器和定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