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uge du Glacier blanc since 1948 H:2542M

著名的白朗峰是 Mont Blanc;Mont是山的意思;而blanc在法文是白色的意思,從此推論中文應該是白色的山,主因來自終年白雪覆蓋其山頂,翻譯過程取其 blanc 音為白朗作為中文的名,甚至有些地方也會看見「勃朗」、「伯朗」、「布朗」。

從法文的意思來看,白色的山,這樣的命名,是跟台灣原住民在說明哪一個地方的命名是很像的:比方說:Walami(瓦拉米),其布農語意思是蕨;同樣Dahun(大分)是意指冒出蒸氣、水蒸氣的地方。或許古今中外*「人」在取其名的時候是因為那一個地方的某些特色!而不是**「人自身」的意涵或投射。以後再提到白朗峰的時候,腦海要有一個白色的山峰為圖像,這樣才有圖文一致,而不再只有「白朗」。

附帶一提,華巴諾是指蜂蜜很多。其原由來自「vavanu」的音譯,「vanu」是指蜂蜜,疊字是指很多的意思,可想而知,布農人當初必然在這裡看到了超多的蜂蜜!現今是說蜜蜂很多,其實不是的!是蜂蜜很多!當然蜂蜜很多是可以推論蜜蜂也很多,但要想像當初布農人看到蜂蜜很多時那樣的表情進而說出 vavanu;不然換一個角度想,如果先看到蜜蜂很多,還來得及說話嗎?!

*人,意指人類學用字,如「Bunun」(布農)是指人、「Adam」(亞當)也是指人

**自我主觀意識

IMG_2763

Photo Credit : 翻拍自refuges de Montagne

在白色冰川山屋(Refuge du Glacier blanc)前先略為提到了一點點的歷史或命名,主要是在走入這間山屋 (refuge) 之前,或這一區,可以說歷史保護區啊!分別會經過:1891年建立的 refuge Cézanne (H:1877M)、1886建立的refuge Tuckett (H:2438M),再來才是1948年竣工的Refuge du Glacier blanc(H:2542)。中間之所以隔了這麼久是因為發生戰爭了!!(更精準的解釋應該是戰爭波及到這區時,一時之間還沒有辦法決定要蓋或不蓋。歐洲山屋字源(refuge)是來自於 「避難」需求。山屋(refuge)早期建立幾乎都不是為了攀登,越古老的越是明顯,而是為了遠離戰爭、迫害......。)

2020-07-20 下午4.22.27

Photo Credit : Konrad Sus

山屋位置在攀爬歐洲最南端唯一超過四千公尺且非白朗峰山區(Mont Blanc Massif)的路上:la barre des Écrins ( 4102M)。從le Pré de Mme Carle (H:1874 M)附近走到這裡,大約是兩個半小時,就可以一覽位於 Écrins山脈( Écrins Massif)同名冰川:Glacier Blanc,緊接映入眼簾正是對著全景 Pelvoux 與 狂野 Pic Sans Nom 和 Ailefroides 的北壁。這樣的畫面就很像我們站在雪山主峰環視聖稜線!

 

附帶一提,2012年 Mathéo Jacquemoud 從 le Pré de Mme Carle (H:1874 M)傳統路線攀登到 la barre des Écrins (4102 m) 一共花了一個小時五十五分鐘。